要促進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,除依靠政策溝通,設施聯通亦是重要一環。自「一帶一路」倡議提出以來,中國積極與多國開展大型基建項目,如非洲衣索比亞的亞吉鐵路和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港口等,冀通過協助沿線國家興建高鐵、口岸、公路、航道等,加速國際骨幹通道建設,建構連接東西方的基建網路,從而促進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。
中國期望將「一帶一路」發展成為繁榮之路,透過聯通海、陸、空及互聯網,釋放相關國家的發展潛力,鞏固各國合作基礎。根據官方發佈的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》,中國將與沿線國家共同協作,完善交通基建網路,加快國際骨幹通道建設步伐,實現設施聯通1。具體如下:
中國積極與沿線國家合作,共同加強關鍵通道基建及交通配套,推動跨國互聯互通,為連接東亞和歐洲起積極作用。現時中國已與相關國家落實6大經濟走廊,包括:「中蒙俄經濟走廊」、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」、「中國-中亞-西亞經濟走廊」、「中國-中南半島經濟走廊」、「中巴經濟走廊」,以及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」。
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綢基金大力支持下,各經濟走廊的建設更臻完善。「中巴經濟走廊」是「一帶一路」其中一個核心旗艦專案,當中涉及40多項基礎設施,如興建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、瓜達爾港國際機場及原油儲備設施等,著力連接中亞及非洲2,解決當地基建不足以致發展緩慢問題,為沿線國家提供更大發展機遇。
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綢基金大力支持下,各經濟走廊的建設更臻完善。
便利國際運輸
實現基礎建設互聯互通既需興建硬體,亦需運輸銜接,才可讓基建及交通設施發揮最大效用,令國際運輸更便利。中歐(廈門)班列為首批以海鐵聯合方式(鐵路和船舶),把東南亞的來貨運至歐洲,成功使鐵路與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」對接,將香港、澳門、東盟10國及歐洲連接起來,打造通往東南亞至歐洲的新通道3。
同時,中國與不同國家建立夥伴關係,建立多邊溝通平臺。中國與沿線15個國家簽訂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》等16項多邊協定4,透過對接彼此體系,統一運輸標準模式。
加強港口建設
在「一帶一路」倡議下,中國致力發展港口建設,推進陸路和海路對接,促進海上聯通,加快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」發展步伐。設立大型國際港口,建立國內聯通系統。如周口市政府與河南物資集團公司合作,在周口興建國際港口,使日後貨物能通過周口國際港口輸出外地5,加速國內物流效率。
此外,中國亦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「一帶一路」相關口岸。如中國遠洋集團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後,積極將比雷埃夫斯港口發展成地中海最大集裝箱轉運港,並成為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」的關鍵口岸。大量貨物經比雷埃夫斯港口運至歐洲,縮短運輸時間6,促進國際物流發展。
提高國際通訊水準
中國國務院在2016年發佈《「十三五」國家資訊化規劃》,提出「網上絲綢之路」的重點發展方向,提倡與沿線國家共同建設合作試驗區、支持國內企業「走出去」與其他企業建立國際通訊平臺、鼓勵國內互聯網機構與國外相關機構共建國際產業聯盟7等,完善國際通訊網路,加強國際通訊水準。
自規劃發布以來,中國積極與沿線國家達成多項協議,如分別與阿拉伯、東盟、非洲通過《中阿衛星導航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》、《共建東非資訊通信基礎設施的合作諒解備忘錄》、《2017-2021年深化中國-東盟面向共同發展的資訊通信夥伴關係行動計畫》8。另外,又與相關國家共同興建跨境資訊基礎設施,如中國聯通參與亞非歐1號(AAE-1)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專案,亞非歐1號將以香港為起點通過南海直達泰國,透過印度洋與中緬國際跨境光纜穿過緬甸及昆明9,與沿線國家對接,促進國際資訊流通。
推動建設空中走廊
中國透過與各國航空公司合作,建設空中走廊,發展「空中絲綢之路」。截至2017年,中國航空公司已與62個沿線國家簽下雙邊航空運輸協議,並與43個相關國家經營直航航線10。如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在2015年重新推出上海至奧克蘭直航航線11;柬埔寨天空吳哥航空公司在2017年6月,開通由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至中國無錫的直航航班,形成龐大的航空網路12,大大縮短來往不同地方的時間。
促進能源基建發展
沿線國家擁有豐富資源,但因開發技術尚未成熟,以致未能物盡其用。因此,中國積極協助有關國家興建油管、輸電、輸氣等能源基礎設備,為當地發展能源產業,並形成國際能源互聯網。如巴基斯坦私營電力和基礎設施委員會,通過由中國交建公司在瓜達爾港投資興建300兆瓦燃煤電站13,項目落成後將為瓜達爾港附近一帶地區提供充足電力。另外,國家電網公司承包衣索比亞、波蘭、緬甸等地30多項大中型輸變電工程14,讓當地有穩定的能源供應,解決電力不足問題,協助沿線國家走上繁榮之路。
香港為「一帶一路」提供運輸服務及經驗
無論投資、興建或管理基建,香港在各方面均達國際標準,能夠協助技術尚未成熟的沿線國家發展。
香港是國際物流中心和亞太地區航運樞紐,擁有完善交通基礎設施,能為「一帶一路」提供相關經驗實現設施聯通。無論投資、興建或管理基建,香港在各方面均達國際標準,能夠協助技術尚未成熟的沿線國家發展。同時,香港又與多個相關國家簽下不同的民航運輸協議,如塞爾維亞、馬爾他、以色列等15,為彼此航空運輸聯繫奠下基礎,設立不同的直航班次,共同編織「空中絲綢之路」網路。
設施聯通是促進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支柱,亦是優先發展的核心項目。中國期望透過沿線國家基建互聯互通,推動全球貿易發展及各方面的交流合作,互利共贏。
[1] 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》,中國一帶一路網,2015年3月28日
[2] 《日媒:中國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保障通往中東門戶》,參考消息,2014年12月14日
[3] 《中歐(廈門)班列與「海絲」無縫對接越南貨物搭乘班列發往歐洲》,中國一帶一路網,2017年8月27日
[4] 《共建「一帶一路」:理念、實踐與中國的貢獻》,中國一帶一路網,2017年5月
[5] 《周口將建立新國際陸港牽手中歐班列構建多式聯運體》,中國一帶一路網,2017年7月27日
[6] 《希臘比雷埃夫斯港:「一帶一路」雙贏承諾的典型案例》,中華網,2017年5月11日
[7] 《「十三五」國家資訊化規劃(全文)》,中國網,2016年12月27日
[8] 《打造網上絲綢之路助力「一帶一路」》,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辦公室,2016年12月29日
[9] 《奏響「一帶一路」通信新樂章 專訪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》,中國資訊產業網,2017年6月26日
[10] 《東航詳解「一帶一路」佈局:不是簡單開通幾條國際航線》,第一財經,2017年5月14日
[11] 《東航青島-上海-奧克蘭航線推介會在青島舉行》,中國民航網,2017年7月19日
[12] 《西哈努克港至無錫國際航班正式開通》,第一財經,2017年5月14日
[13] 《中巴經濟走廊兩個能源領域專案獲批》,新華絲路網,2017年2月16日
[14] 《國家電網讓人們感受中國速度 海外業務累計超百億美元》,中國新聞網,2017年5月12日
[15] 《香港與歐洲國家連簽兩份民航運輸協議》,香港新聞網,2016年10月6日